這時候應該要躺在被窩裡,抱著暖暖包,不自覺發抖以求得溫暖而進入夢鄉的。
幹嘛還不睡覺?
只是因為今天,特別的有感觸。
每個禮拜回家看一次妍妍的悲哀就在於,當你剛回家,妍妍似乎不習慣"媽咪",
只見他被婆婆訓練要對我熱情,給我擁抱,也會撒嬌,也愛跟我玩耍,但是...
晚上仍然吵著要跟爺爺奶奶睡。
等到連兩日的膩在一起,妍妍能把"媽咪"這個名詞較能認同到"爺爺奶奶"接近的位階時,
你又得跟他分開了。
第一個晚上總是哭哭啼啼,(據我公公形容是恐怖的哀叫會吵到鄰居)
我也不忍心讓他一直哭,但買了這大床不就是為了要三人共眠的嗎?
我才不相信他長大一點會懂得要跟爸媽睡,只會越來越黏我公婆而已。
哭到累,妍妍終於妥協,安靜不吵鬧。
隔天問他為什麼不跟媽咪睡,他又傻笑含糊帶過。(這小鬼靈精!)
算了,我也沒有甚麼好堅持的,會難過嗎?
會阿,總是會經歷過這一段日子。
教養問題也是,爺爺奶奶寵小孩天經地義,
我當然可以坐視不理,但我就是不願意,我就是固執要當黑臉,
小孩可以寵一時,你能寵他一輩子嗎?
他現在已經會分辨甚麼是對錯,也會有故意挑戰權威的舉動,
當爸媽的都知道,順小孩容易,要在他無理取鬧的時候教導他,
如何改變他正在哭吼的情緒,就是一門很大的藝術。
旁邊的人都在看你,你的小孩大哭大叫,(這不是肯德基~~這不是肯德基~~那種)
當爸媽的,是要喊得比他更大聲,體罰,或者是不理他,還是要說:好好好~不要哭喔~~?
每個爸媽都有自我的堅持,也都自認為自己的理念是最正確的,
但是,不要堅持,換個角度想想,小孩還小,但小孩都懂,
你要怎樣讓她聽懂?
有本養兒教育書上寫說,試著換到另外一個空間改變小孩的情緒,讓他不要一直處於當下的環境。
我的做法是,我發現妍妍哭鬧的時候會閉上眼睛或者不看我,
這時候我會用和緩的口氣(但嚴肅)說,看媽咪!把嘴巴閉上,眼淚擦乾,好好好~從一數到十都沒有聲音喔~
(這中間還是會聽到他稀稀疏疏的吸鼻聲還有哭泣聲)
你會發現,小孩漸漸會緩和情緒,這時候再跟他溝通。
我發現,似乎有效果,我不想讓他習慣於用吵鬧和大吼大叫來引起大人的注意。
我感到窩心的地方是,我婆婆是站在我這邊的,他也不願意寵小孩(剩下我公公!)
唐老爺這禮拜假日是夜班必須在辦公室留守,
我發現看完下一站幸福後,旁邊沒有人,顯得特別孤單和寂寞。
以至於我有感而發的換了我的暱稱:
假日夫妻,還不是每個假日都見得到面耶~
我終於想起某次大吵架後,唐老爺寫給我的紙條上寫著,
拉著我一起看電視,甚麼話也不說,就很幸福。
當下無法體會這啥意思,
之前我為了初稿忙到昏天暗地,他也因為專案而焦頭爛額,
連講電話都顯得奢侈。
好久沒有好好的兩個人躺在沙發上看老電影了..
今天他特別排休假帶我回學校,整條路上聽著青山黛瑪的歌,
牽著手,聊著他的公事,我的報告,
我想,這就是幸福吧.
幸福,好淡卻好真實,好簡單卻好甜蜜。
晚安,該睡了。